滦县做好三篇文章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

发布时间:2012-05-18  作者:未知  来源:唐山文明网

滦县

做好“源、渠、田”三篇文章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

 

  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,近年来,滦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,提出了“在挖掘中传承,在发展中弘扬”的思路,以做响“滦河文化”品牌为引领,以做强文化产业集群为支撑,着力做好文化的“源、渠、田”三篇文章,全面唱响建设“经济文化强县”的主旋律。

  文化之源——

  挖掘历史文化 为文化发展注入生命源泉

  滦县古称滦州,历史悠久,文化积淀深厚。早在1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,发掘的遗址、文物,无一不闪耀着祖先文明的智慧之光;3600多年前,作为殷商时期孤竹国都城,孕育了以“夷齐让国”为核心的圣贤文化;公元923年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始建滦州,多民族融合的契丹文化开始盛行;近代,以辛亥滦州起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和“津东工业、唯滦最盛”的工业文化,让滦州声名远播。

  滦县是滦河流域唯一一个因滦河而得名的行政区,是滦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聚集地。近年来,滦县以博大深邃、一脉独有的滦河文化为“基石”,构建了以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宗教文化、山水生态文化、地方民俗艺术文化五大品牌为主体的滦河文化体系,形成了滦河文化“本根”与“交融”的鲜明特质。许多文化学者和历史专家考察滦县(滦州)的历史文化后认为,滦县(滦州)是滦河文化集大成之地和繁衍辐射的根源。

  光耀古今的滦河文化是滦县不竭生命力的源泉。挖掘滦河文化的文脉和精髓,就是要找出地域文化的闪光点,培养滦县人民的文化自信,提升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软实力和竞争力。

  文化之渠——

  传承历史文脉 为文化发展开渠引水

  滦县历史资源禀赋天成,曾建有夷齐庙、研山文峰塔、碧霞元君祠、偏凉汀、药王阁、横渠书院、古县衙等名胜古迹。滦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,素有“滦州形胜”之称,先后有18位帝王37次驻跸抵足,乾隆皇帝曾留下“览景目难给,千古此滦州”的著名佳句,这些都为滦河文脉得以延续作出了鲜明注脚。

  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,让沉睡的文化醒过来。去年10月,这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滦河文化节,滦河流域20多个县区、40多位专家学者、70多家新闻媒体出席。滦县被中国民协授予“中国滦河文化之乡”,挂牌成立了“中国滦河文化研究中心”,与滦河流域28个县(市)区搭建起了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。12月,该县召开了辛亥滦州起义100周年座谈会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莅临讲话。今年,启动了中国滦河文化振兴年活动,举行了民俗文化展演、滦河溯源、滦州古城主题商街开街、文化旅游项目发布等一系列特色活动,把滦河文化品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,“中国滦河文化之乡”享誉国内外。组织文史工作者先后编纂出版了《滦州历史文化丛书》《滦河流域民间传说故事选》等15部专著,提炼出“明礼、兼融、创新、图强”的新时期滦县人文精神和“秉公尽责、知难而进、只争朝夕、务实有为”的干部精神,“尽责干事为荣、失职平庸为耻”的责任文化在全县各行业蔚然成风,这些都赋予了滦河文化新的时代内涵。

  传承滦河文脉,放大品牌效应,是滦县走向文化自强、打造文化名片、实现内通外拓的黄金渠道,进一步提升了滦县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。

  文化之田——

  打造产业集群 为文化发展孕育良田沃土

  近年来,滦县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撬动经济板块的强力支点,以“山水为形、文化为魂”为基调,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,荣获“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”称号。

  做强文化产业龙头。“滦州古城”以建设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,打造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北方首席古城旅游区。项目总投资50亿元,占地2000亩,目前800亩旅游核心区基本完工。被评为“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区”,被河北省确定为“十二五”精品旅游景区,十佳特色风貌街区和唐山市最具发展潜质景区。

  打造文化产业集群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聚合文化元素,逐步构建起古城文化游、生态文化游、红色文化游、宗教文化游、工业文化游、乡村休闲文化游、民俗风情文化游等七大文化旅游板块,促进了滦河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。青龙山风景区被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,司家营铁矿被授予“河北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”。2011年各主要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213万人次。

  加快文化项目引进。将文化项目与经济项目“捆绑”,不断延伸产业链条。先后赴深圳、杭州、福州等地举办文化旅游项目招商推广活动,重点推介项目达到30个。为促进大招商、招大商,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,对文化项目在准入审批、企业占地、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,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。目前与上海大名城企业股份公司合作开发的总投资30亿元、占地6000亩的滦河站站前温泉旅游文化综合开发项目已正式启动。

冀ICP备09018864号-1 Copyright(C) 2022 - 2027 www.gyqwmw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